点击:/次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第一章,对比了家养物种和野生物种的形态差异,用来说明生物的变异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引出来一个百年难题,物种是何时、何地被如何驯化的,在驯化过程中物种的遗传信息发生了什么样变化。在人类的短暂历史上,我们驯化了数百个物种,从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到局部使用特色物种,每次的人工驯化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对话。这些物种也对人类的文明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葡萄,是全世界最为广泛种...
原文链接:https://w.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r000032pj57
3月4日,记者从云南农业大学葡萄生物资源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获悉,云南农业大学董扬教授团队关于葡萄全球遗传资源研究成果,作为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当期封面文章发表。该研究是由云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26个国家和地区70多名科学家完成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形成了葡萄起源、迁徙、品种分化研究领域的多个重要结论,为葡萄基因组辅助育种、品种溯源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集,对葡萄种质资源挖掘,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地块二,农户施华进,折合亩产736公斤;地块三……”2022年10月底,在云南省开远市中和营镇530多亩的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正和当地村民一起开展测产。平均亩产661.81公斤!“都是优质稻,产量高、口感好。”朱有勇对这个结果很满意。水稻,自古以来都是种在水田里。但在云南一些山区,因为没有水田,老百姓从没想过还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中和营镇的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是朱有勇...
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名提升2位;高新技术企业有望净增520家以上,增长25%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94户,增长52%;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00亿元……2022年,我省科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省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消除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壁垒,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百姓问“近年来,云南坚定不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