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优秀教师风采系列报道——邓明华

来源: 人事处 校工会    时间:2025年09月11日    浏览量:

编者按: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学校将陆续编发“【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优秀教师风采”系列报道,集中宣传展示学校各领域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担当作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激励全校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优秀教师风采(一)


全国先进工作者 邓明华

邓明华,园林园艺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

2025年4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邓明华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在大会上接受表彰。

邓明华教授收集辣椒资源2000余份,创制优异资源56份,他构建了辣椒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体系,优化了花药培养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技术,育成辣椒新品种28个,研发配套栽培技术,新品种新技术应用800多万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云南省重大专项(子项目)5项。发表论文136篇(SCI论文38篇),主编著作6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与完成的项目分别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2023年度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


先进事迹:

执教22年来,邓明华始终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潜心致力科研,积极服务乡村产业,充分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锚定需求破难题,潜心科研育“美椒”。孜孜以求问学,脚踏实地甘坐冷板凳,是邓明华的科研态度。2003年毕业到校工作时,学校辣椒研究是个空白领域。他以一张实验桌为起点,潜心问道。缺人才,他夜以继日干;缺经费,他四处申请;没资源,他走遍云南各村寨,同时积极从国内外引进。他潜心做辣椒科研十余载,在辣椒雄性不育分子机制及“三系”配套新品种选育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多基因聚合分子标记育种体系,突破了远缘杂交技术,优化了花药培养技术,提高育种效率2倍以上,创制了新的雄性不育类型;在此基础上,创制出一批早熟、高产、优质及多抗育种材料,为创新性品种培育打下坚实基础。

育种育人同机理,言传身教百年计。他秉承云南农业大学“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始终言传身教,做立德树人的践行者。任教以来,他积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讲究教学艺术,努力把课堂教学与田间试验及生产实践等多层面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先后承担园艺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等质量工程建设任务,指导的学生中有3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或省级奖学金。他尤为重视团队建设,手把手带好团队每个成员。团队现有12人,其中教授4名,省级人才8名,10人主持过国家级项目。他带领团队教师指导研究生收集评价材料2000多份,创造材料200余份,创制优异辣椒资源56份。研究内容已扩展到辣椒功能基因组学、抗病基因克隆与抗病育种、品质形成与环境调控等。基础研究的突破将有力促进辣椒关键基因发掘和全基因组育种工作。

成果丰硕酬壮志,服务乡村促发展。“我是一名中共党员,我深知云南省对国家菜篮子安全的重要性,也深知这里农民对丰收的渴望,我要尽全力让这片土地上的菜农丰收致富!”这是邓明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不仅在三尺讲台上“种地”,更是经常到农田里去,倾听椒农的呼声和需求,接受实践检验,培育出生产急需的多项成果,服务“三农”,做乡村振兴的助力人。他带领团队把研究从实验室延伸到田间栽培环节,构建旱覆膜集雨——水肥一体化抗旱栽培技术,提升了辣椒的产量和质量。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帮扶云南产业培训等工作,深入基层,推广先进的辣椒栽培技术,促进辣椒产业增产增效。组建丘北县辣椒特派团,开展提纯复壮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实现了丘北辣椒品种三次更新换代,团队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辣椒新品种28个,年栽培面积60万亩以上,带动群众增收近百亿元,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在云南省及周边应用800多万亩,为当地辣椒生产、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

图片:

编辑:朱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