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热带作物学院:奋力书写农业教育发展新时代答卷

来源: 热带作物学院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浏览量: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热带作物学院从立德树人的高度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秉持坚如磐石的初心和决心,弘扬传承屯垦戍边精神,笃行致远、砥砺前行,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区域发展需求,强化党建引领功能,加快学科专业建设、科研、社会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人才引培各项工作步伐,全力打造新时代“三农”人才培育高地,奋力书写高等农业教育新时代答卷。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为新时代农业教育打好鲜亮的精神底色

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实施“廉洁护航”计划,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全面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以一流党建全面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建成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形成由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各方全面推进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打好鲜亮的精神底色。2022年,经贸与信息技术管理学生第一党支部获省级示范党支部。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养更多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创新办学机制、丰富办学内涵,构建“三农”人才培育新平台,主动对接区域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建设,2021年获批林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获准招生,林学学硕点获立项培育。坚持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加强咖啡专业与科研团队建设,为云南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专门人才,申报增设“咖啡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获教育部专家网评通过。实施“增C去D”计划,以专业综合评价、专业认证和课程评价为抓手,着力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学院现有14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2022年将14个本科专业调整为6个,聚力打造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培养更多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人才与技能支撑。


三、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学院始终坚持用科研探索规律、破解难题、引领创新,加快推进科研平台搭建和科研成果产出转化和服务。

一是科研成果质量不断提升。科研平台进一步优化,2022年有科研平台14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校级1个,院级7个)。7个专家工作站落地学院,成功搭建院级科研平台,开启“新两院”合作新征程。科技成果产出迈上新台阶,2022年,学院共获准各类科研项目34项,新增科研项目合同经费594万元。国基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葛宇“PaRAP2.4-2调控油梨果肉脂肪酸合成的机制解析”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经费33万元;单项科研项目资助经费再创新高,陈治华教授领衔的“云南省咖啡产业集群——咖啡绿色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中央农业发展生产资金项目立项,资助经费510万元。

二是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1人被聘为2022年农业农村部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普洱综合实验站站长;1人被聘为2022年度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获批2022年云南省国际科技特派员;12名教师获批2022年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学院以中国热科院为依托,成立7个院级专家工作站,同时聘用了一批专家团队成员,进一步壮大了学院科技人才队伍。

三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学院与中国热科院、当地政府、企业合作,聚焦科研方向、凝练关键技术、找准服务产业发力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助推咖啡、茶叶产业在热区快速发展;采用“驻村队员+科技特派员+院领导”人才队伍模式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积极与扶贫挂钩点孟连县帕亮村对接,全面发挥学院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四、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为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省级类人才零突破,获“兴滇人才计划”青年人才培养类和引进类2人,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助力。学院通过“搭台子、架梯子、引路子”,拓宽引才渠道,精准引进具有学术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宣传工作20多次,涉及高校20多所,与相关高校搭建人才资源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将人才引进贡献奖纳入新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内培教师享受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用好“临聘、短聘、准聘”办法,2022年,公开招聘、柔性引进各类人才17人,银龄教授3人、聘用高水平校外教师和行业导师110人;内培攻读博士学位在读5人。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养教师队伍,为培育优秀人才提供必要保障。


五、构建多元保障体系,引导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学院充分发挥热区资源和地域优势,紧紧围绕热区产业特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平台、师资、课程、赛项、项目等多个维度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基础条件和有力保障。

平台方面,现有云科众创空间,目前有3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及团队入驻,7个咖啡企业设立实训点作为产业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实训基地;2022年11月18日揭牌成立了普洱市首个以咖啡为主题的创业孵化园,拟打造以企业为龙头,学生为主体,科研为支撑,集咖啡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电商营销为一体的创业就业联合培养平台,构建“政校企研”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体系。目前园区已完成建设“普洱咖啡科技创新创业区”“普洱咖啡电商直播区”“普洱咖啡文化创意区”和“农咖集市创业体验区”,在校内开放公共区域,提供研发、生产、经营、培训场所及配套服务,同时引进咖啡企业,引培创新创业项目,建设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咖啡文化经营业态,培养咖啡专业技能人才和咖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项目方面,2022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立项9项,省级立项22项,校级立项58项。赛项方面,学院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22个项目进入云南省省赛,1个项目获得省级金奖,3个项目获得省级银奖,6个获得省级铜奖;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银奖2项;第五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2022年“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国赛二等奖1项;2022年9月普洱市第一届大学生咖啡创新创意比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这些成果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专创融合的最新成果。


六、深入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以耕读精神锻造新时代“三农”人才

耕读教育是我国五千年农业文明发展形成的特色文化,是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必由之路。学院继承劳动教育优良传统,继续推进学生日日有劳动,教师劳动实践周活动,通过劳动实践课、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领导干部、教职工一同参加劳动,学生天天劳动,劳动实践氛围浓厚。特别是2022年与思茅区第二小学合作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院学子“大手拉小手”,充当小学生“劳动教育导师”,指导和带领小朋友们开展劳动实践,将耕读教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康平教学实践基地和南岛河咖啡基地的教学、生产、实践、科研和育人功能逐步凸显。

丁习功同学劳动实践短视频在网上走红,不仅带动高先龙等同学聚力加入学院“大宣传”队伍,为学院和学校正面宣传贡献力量,同时对大学生劳动实践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让更多学生更加热爱乡村、热爱土地。学院持续做实做深劳动实践教育,把劳动教育实践转化成耕读教育的生动素材,将耕读教育和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着力塑造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和“一懂两爱”的思想价值,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发扬团结务实、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学院建设和发展,为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交上满意答卷。


作者:

图片:

编辑:潘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