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地球与环境系何新华博士学术报告

来源:    时间:2016年08月30日    浏览量:

主办: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点:工程中心6楼613

报告人:何新华博士,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地球与环境系副教授,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时间:2016年9月1日(周四)

9∶00—9∶40 报告1: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 (CMNs): Their concepts and eco-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公共菌根网络(CMNS):概念及其生理生态学意义)

10∶00—10∶40 报告2:In situ field13C/15N labelling technique in farming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tudy soil respiration(农田田间原位13C/15N标记实验技术及在土壤呼吸测定中的应用)

11∶00—11∶40 报告3:Nano-scale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NanoSIMS): Opportunities to carbon and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and cycling in plant-microbial-soil systems

(纳米尺度二次离子质谱(nanoSIMS)在植物-微生物-土壤碳氮转化与循环中的应用)。

14:00—15:40 何新华副教授与教师和学生就SCI论文写作进行交流,Preparing your results for publication: Maximising your chances to get your manuscript rapidly accepted,(如何写好英文科学论文:以使你的研究论文获取最优机会而被快速接受,以科学出版社Lambers H, 邱国玉和何新华2010年出版书籍为参考)

热烈欢迎感兴趣的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参加。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6年8月29日

何新华博士简介

Xinhua He (何新华),1982年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农学学士, 1991年华南农业大学/加拿大Guelph大学联培植物生理生化硕士(1982-1996年中科院原昆明生态研究所和云南师范大学工作), 200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植物生理生态博士, 2002-2007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与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 2008年起至今任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植物生物学系/地球与环境系研究助理教授/副教授, 2014年起兼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副教授, 2015年10月起西南大学土壤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主要科研方向为植物氮/碳生理生态、土壤-真菌-植物相互作用、土壤有益微生物和碳氮磷钾积累对环境变化响应与耕地保育及地力提升等, 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国家基金委与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美国国家基金委与农业部、澳大利亚国家研委会、联邦教科部与谷物研发组织和日本学术振兴会等资助。在菌根真菌促进植物间双向氮素传递、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土壤碳积累与植物抗逆(盐旱)能力、C3和C4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等方面获得重要结果, 提出若干标志性新见解。博士毕业后在Agri For Meteorol, Biol Fert Soils, Crit Rev Plant Sci, Glob Biogeochem Cy, Mycorrhiza, Nature Geoscience, New Phytologist, Plant Soil, Sci Reports, SBB, SSAJ, Trends Ecol & Evol, Trends Plant Sci, Tree Physiol等发表英文论文120余篇, 被Am Nat, Annu Rev Ecol Evol System, BioScience, Ecology, Ecol Lett, Nature, New Phytol, Plant J, Plant Physiol, Plant Soil, Science, SBB, SSAJ, Trends Ecol & Evol, Trends Plant Sci等多学科120余种期刊引用2,000余次。1994年起曾任3种国际期刊包括Plant & Soil (2007-2015)编委, 定期/不定期为澳大利亚(ARC、GRDC)、英国(BBSRC sLoLa)、美国(NSF、USDA)及荷兰(NWO)等国审评基金与学位论文和70余种英文期刊审评稿件。

姓名-职称 报告地址

编辑: